鹌鹑的饲养管理
鹌鹑又名鹑,是国际著名的特种经济禽类之一。家鹑是由野生鹌鹑驯化培育而成,育成史仅百年左右,故其野性残留较为明显。
近年来我国开始发展规模鹌鹑饲养,多集中在山东、广东等地。其中山东省嘉祥县因引进早、规模大、产能高而被公认为鹌鹑之乡。
一、鹌鹑的特性
家鹑与野鹑的生物学特性已不大一样,但驯化历史较短,不少行为仍带有野性色彩。鹌鹑的品种较多,按照现代经济用途分类,可大概分为蛋用型与肉用型。
1、蛋用型主要品种有:日本鹌鹑,又称日本改良鹑;朝鲜鹌鹑;中国白羽鹌鹑;黄羽鹌鹑,即隐性黄羽鹌鹑。
2、肉用型主要品种有:法国巨型肉鹑;莎维麦脱肉用鹌鹑。
这里我们主要讲两个比较普遍的品种中国白羽鹌鹑和朝鲜鹌鹑。
中国白羽鹌鹑 是1985年北京农业大学、河北农业大学和中国动物遗传研究所攻关了6年完成的。它是我国第一个培育出来的蛋用高产新品。它的优点很多,出壳后35天就可以产蛋并且产蛋率特别高,高峰期的产蛋率可以达到95%~98%,高峰期可以达到6个月。全年的平均产蛋率在85%以上,并且这个鹌鹑性情温顺,不爱动,特别节约饲料。
朝鲜鹑 鹑体重体型较日本鹑略大,成年公鹑 125~130 克、 母鹑重约 150 克(体形大的重达 160~180 克)。具有生长发育快、性成熟早、产蛋约 270-280枚,平均蛋重约11 . 5~12 克,蛋壳有斑块或斑点。肉用仔鹑 35~40 日龄体重达 130 克。
普遍来讲,鹌鹑的成鹑体长约18厘米,体重100~140克,母鹑比公鹑稍重。全身羽毛颜色与体形特点与野鹑相似,头小、嘴尖、尾秃、无冠髯。家鹑既不换羽也不孵卵。家鹑性情温顺,但雄鹑仍残留好斗习性。雄鹑叫声洪亮高亢,雌鹑叫声尖细低微。雏鹑的正常体温为40℃左右,成鹑的正常体温为41~42℃。
家鹑食性较杂,喜食粒料,习惯经常采食,到黄昏时刻尤为活跃。鹌鹑对外界因素反应灵敏,富于神经质,受惊扰时常群起骚动,并喜欢在笼子内来回走动。鹌鹑生机旺盛,新陈代谢快,性成熟早,母鹑一般在5-6周开始产蛋。
二、鹌鹑的饲养管理
(一).育雏前的准备
雏前的准备工作包括鹑舍的清理、冲洗和维修,养鹑舍的消毒,笼具准备,喂料、饮水用具准备,供温系统的调试与维修,药物、疫苗、工具的准备等。
(1).育雏舍的清扫、冲洗、维修和消毒,清洗消毒步骤为:清水冲洗→火碱水泼洗→甲醛、高猛酸钾熏蒸。
(2).育雏笼、保温箱的清扫、清洗和维修。此外,还要清洗消毒料盘、料桶、料槽、饮水器、水槽等饲养用具。
如果是网上育雏,应提前在网上铺上深颜色的报纸,雏苗视力发育尚不完善,深色报纸可以方便其寻找食物,同时报纸还可以增大摩擦,防治雏苗滑倒以致髋关节脱臼,俗称“劈腿”。
(3).检查调整电路、通风系统和供温系统,打开电灯、电热装置和风机等。雏舍温度要控制好,一般温度≧38℃为宜,同时要考虑季节因素,冬季温度要高于夏季温度。
(4).育雏的饲料准备,雏鹑的饲料应该营养丰富,适口性好且易消化。这里建议大家选用细小颗粒玉米芯与熟鸡蛋黄混合作为育雏饲料,简单好操作又能完全满足鹌鹑的生长发育需要。
(二).育雏与育成
育雏期是饲养鹌鹑的基础和关键,直接影响雏鹑成活率和发育,也为成鹑提高产蛋性能奠定基础。
育雏(0-20日龄)
育成(21-40日龄)
放苗
鹌鹑雏苗运来后,不能迅速放其出来,要让雏苗先充分的休息,熟悉环境。待雏舍温度控制好后(≧38℃),开始放苗。
饮水
饮水:出壳24小时内要饮温水,第1天饮用5%葡萄糖水,第2天饮用0.05%高锰酸钾水,以后每周饮高锰酸钾水1次。保证饮水充足,注意卫生,每天清洗饮水器1-2次,2周后将饮水器换成水槽。
投料
待到大半小鹌鹑开始找食时,是最佳投料时机,这里我们不主张使用开口料,建议选用细小颗粒玉米芯与熟鸡蛋黄混合作为育雏饲料,第1次按每10只加0.1食母生或复合维生素B与饲料拌匀,3日龄内自身蛋黄没有完全吸收,可不喂鱼粉、骨粉。喂食两到三天后,要在料中加入少量抗生素(例如氟哌酸、青霉素、蒽诺沙星等)用于预防沙门氏菌感染,药量一定要把握好,小鹌鹑器官还没有发育成熟,容易中毒。4日龄后逐渐换成雏鹑料,保证饲料新鲜、无杂质、无异味、质量好、粗细搭配。
投料时应注意“少投多次”,一般每隔1-2个小时投放一次为宜,既可以防止小鹌鹑因缺少食物而吃粪便感染肠道疾病,又可以节约饲料,降低养殖成本。
育雏温度
雏鹑体小毛稀,调节体温能力差,适应环境能力差,对温度敏感,应观察其动态,适时调整温度。
第一周 38℃-36℃
第二周 36℃-34℃
第三周 33℃-29℃
以后保持在27℃-24℃,温度太高鹌鹑精瘦,不利于骨骼发育,温度低采食量加大,增加养殖成本。
在温度控制方面还要掌握以下几个要点:
育雏前期温度要比后期高,夜间温度要比白天高,弱雏温度要比强雏高,④小群体温度要比大群体高,⑤阴雨天温度要比晴天高,⑥冬天温度要比夏天高。
湿度与通风
10日龄前,室内湿度为65-60%,以后保持60-55%。注意排出舍内发酵产生的氨气、二氧化碳和硫化氢等污浊气体。
密度
密度指育雏箱(笼)单位面积所养雏鹑数量,人工育雏时,1周龄饲养密度为150-200只/平方米;2周龄100-150只/平方米;3周龄80-100只/平方米;4周龄60-70只/平方米。
密度和温度一样要灵活掌握,冬天取上限,夏天取下限,密度大拥挤且易发生啄癖,发病、死亡率高;密度过小,不利保温、浪费设备,育雏成本提高。
光照
合理光照可促进生长发育,光线不足会推迟开产时间
第一周 光照24-23小时;
第二周 光照22-20小时;
第三周 光照20个小时左右。
以后逐渐过渡到自然光照。
分群
鹌鹑一般都采用公母分群饲养。如果初生时难以鉴别,1月龄后开始分群。最好在夜间进行转群,及时供应饮水和种鹑饲料,保持安静。把公雏挑出来以后,还要把母雏分为大(强雏)、中、小(弱雏)三个等级.强雏少投料,弱雏多放料,提高整体的整齐度,为产蛋高峰期打好基础。
(三).后续日常管理
观察鹌鹑精神状态、采食及饮水;经常检查育雏箱内温度、湿度、通风;观察粪便;适时调整饲养密度;及时淘汰弱雏;做好免疫、消毒和清洁;防治雏鹑疾病。
三、产蛋期
鹌鹑产蛋多少与饲养管理好坏有密切的关系。它对饲料、温度、湿度和光照等环境条件的要求都比较苛刻。
鹌鹑是由野生变家养的,虽经过人工驯养,但还保持有野生的习惯,如表现胆小易惊和怕音响、噪音,因此,要使鹌鹑多产蛋,必须给鹌鹑创造一个安静、适宜的饲养管理环境。
母鹑35~45天开始产蛋,母鹑开始产蛋后,食欲旺盛,必须供足优质饲料。粗蛋白质一般应占饲料28%左右。鹌鹑一年中产蛋300枚以上,大量消耗钙、磷,应注意日粮中钙、磷的补充供给,因此,应饲喂配合饲料,尽量少喂或不喂谷粒整料。
一、自配料为:玉米占48%、饼类33%、淡鱼粉6%、干草粉5%、贝壳粉5%、骨粉3%、多种维生素添加剂0.3%。
二、推荐山东嘉祥华萌生物饲料有限公司生产的5%鹌鹑复合预混料
原料组成
维生素A乙酸脂、维生素D3、DL-α生育酚乙酸脂、甲萘醌(MSB)盐酸硫胺素、核黄素、盐酸吡哆醇、烟酰胺、叶酸、泛酸钙、一水硫酸锰、一水硫酸亚铁、一水硫酸锌、无水硫酸铜、进口鱼粉、磷酸氢钙、蛋氨酸、氯化钠、石粉、氯化胆碱、次粉,中药提取物。
产品代号 | 品种 | 使用阶段 | 预混料 | 玉米 | 豆粕 | 麸皮 | 棉粕 | 菜粕 | 油脂 | 石粉 |
3830 | 雏鹌鹑 | 0-40日龄 | 5 | 59 | 35 | 1 |
|
|
|
|
0-40日龄 | 5 | 57 | 32.5 | 1 | 1.5 | 1.5 | 1.5 |
| ||
3836 | 产蛋鹌鹑 | 产蛋期 | 5 | 54.5 | 33 |
|
|
|
| 7.5 |
产蛋期 | 5 | 53 | 28 |
| 2.5 | 2.5 | 1.5 | 7.5 |
优势:四君子提取物、党参、白术、茯苓、甘草。功效:补中益气,健脾和胃。
用途:雏禽脾胃虚弱,生长发育不良、精神沉郁等。可提高抵抗力,降低死亡率。
优势:激蛋散提取物、黄芪、当归、益母草、补骨脂、枸杞子等天然植物提取物。
功效:补肾益脾,暖宫活血。用途:显著提高产蛋鹌鹑的产蛋率,明显改善蛋壳品质,延长产蛋期。
产蛋母鹑对温度、湿度有一定的要求,如环境温度低于15℃,产蛋量明显下降甚至停止产蛋,适宜的舍温应保持在18℃以上25℃以下,过高过低要及时调节。适宜的舍内湿度要控制在50%~60%之间。并要保持供足清洁饮水和切碎的青绿多汁饲料。
光照对母鹑产蛋量有很大影响,每天24小时内要有15小时的光照,光照不足用电灯光补光。
饲料是产蛋期的重中之重,要想提高产蛋率,尤其是产蛋高峰期的鹌鹑,要投蛋白质高能量高的饲料,注意少喂勤喂,一天三到四次为宜。同时,两个星期用高锰酸钾1%喂水一次,以防球虫病。
总 结
鹌鹑养殖做好应激是关键。
优质的高蛋白、高能量饲料是您鹌鹑养殖致富之路上最好的帮手。
山东嘉祥华萌生物饲料有限公司
2015年4月21日
鹌鹑的饲养管理 本文被阅读 351 次
上一条:我公司参展第31届(2016)山东畜牧博览会精彩瞬间 | 下一条:鹌鹑的疾病防治 |